WFU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解謎世界名畫-城邦



這本書屬於大眾入門型的簡介書籍,和近來許多推薦解讀畫作的書籍類似,概念其實有點像雜誌的專欄,以畫為中心,用一小篇幅介紹和該幅畫有關的豆知識,或許是作者相關,或許是歷史背景,又或許是畫中的象徵意涵。

全書根據畫作欲著重介紹的部分,按類型分成5個館:

1號館:隱藏在名畫中的藝術暗號
2號館:遭顛覆的繪畫來歷
3號館:畫家和名作的坎坷命運
4號館:令畫家著迷的模特兒
5號館:遭疑心玩弄的不朽名畫


除了1號館有9張圖外,其餘館別各介紹6張圖。
以館分章節,每個館有一到兩張圖會多介紹更深入的相關知識。以館別的方式去分類,算是別出心裁,也能一望即知作者的重點擺在哪裡。


先講優點

在這本書裡可以讀到許多非正統藝術史外的知識,閱讀起來也還算有趣。
以下挑幾篇個人覺得有趣的內容


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天文學者〉(The Astronomer)

沒分析畫作本身,反而是選擇性的介紹了這幅畫的謠傳。

謠傳這幅畫背後曾被蓋上納粹卐字記號,起因於希特勒為了在故鄉林茲(Linz)建造第三帝國的藝術博物館,而當時掠奪的那批世界名畫都有被蓋上卐字記號。

關於這部分台灣書籍鮮少提到,大概只有喬治克隆尼自導自演的電影《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曾帶到一點。

相關書籍也相當少,比較知名的就是德國人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羅爾
寫的第三帝國的藝術博物館:希特勒與「林茨特別任務」(對岸有翻譯成簡體)


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初期的作品〈希俄斯島屠殺記〉〈The Massacre at Chios〉

選擇了德拉克洛瓦的初期作品〈希俄斯島屠殺記〉來剖析政治力量與藝術之間關係,也是頗具趣味性。(常見的代表作品〈自由領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由於〈希俄斯島屠殺記〉這幅早期作品作為一個關鍵,標示出德拉克洛瓦明明在當代的巴黎沙龍展出遭遇致命的批評(甚至被古典主義畫家安托萬-讓·格羅稱作是:「藝術的屠殺!」),卻依然能全身而退,靠的便是在當代頗具權力的荷蘭公使父親查理˙德拉克洛瓦和流言中的生父德˙塔列朗。

要知道畫家是屬於接案的自由業者,一件作品常需要數個月,有時甚至需要數年才得以完成,如果不被當代的藝評認可,基本上很難再繼續從事畫家這個行業。

這本書特意提到藝術與政治間的關係,這點不禁令人想起現代的巴菲特和比爾蓋茲兩人,(兩人能成為現代傳奇性的人物,一個是靠了眾議員的父親,得以被高盛證卷的董事長多加照拂,一人則是靠著母親得到IBM的合約。)從畫家到實業家若非靠爸靠媽終難於歷史留名,現實的令人莞爾。


另外,在《令畫家著迷的模特兒》這章節或許是受電影的影響,我一直以為會出現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講兩人間不為人知的情愫,沒想到沒有出現,倒是介紹了常見的亨利希·菲斯利的〈夢靨〉(Heinrich Füssli〈The Nightmare〉)



再來是缺點的部分

閱讀這類書籍,通常我會很在乎幾個基礎重點
1.畫作的清晰、完整度
2.是否能清楚標示畫作原始名稱
3.畫作解析是否有相關依據
4.內文是否方便讀者清楚對照畫作

作為入門介紹的書籍,這幾個點作為底線只要能夠達到,讓讀者能夠輕鬆對照畫作(第1點),能學習到「正確」知識(第2點),以及提供讀者方便再深入研究的索引(第3點),那麼這本書作為一個入門書也就算是合格。


若是再稍微深入一點,我還會在乎這種藝術書會不會分析5個部分
1.構圖的結構
2.光線、色彩的運用
3.繪圖的技法
4.作者與年代的歷史背景
5.畫派的大致介紹


但這本書就最基礎的幾點來說我覺得這本書做得並不好。

舉例來說Pieter Bruegel《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
(本書譯為彼得˙布勒哲爾〈伊卡洛斯墮落之風景〉)


在這篇的介紹中提到:『畫面左邊的森林有化為白骨的遺體,有人認為代表了尼德蘭諺語「甚麼鋤頭都不會因人死而停下」之意。』

我花了將近10分鐘在書上的圖找白骨和遺體在哪裡,為了怕是自己眼殘,又跑去問了幾個人有沒有看到白骨?最後又上網用中、英文搜尋相關介紹,完全查不到哪裡有遺體,這個諺語和這幅圖的相關介紹。

這對讀者實在是太諷刺了,不圈起來就算了,讀一本書卻要花這麼久的時間去找一個找不到的象徵,我想我並不是在玩〈大家來找碴〉......

我能理解原作通常很大張,縮小到b5大小很多細節肯定是看不到了,但良好的美術書籍
至少可以做到區塊獨立拉出來介紹,例如:

藝術的故事-初版1950 (經典)(我手邊是1997版)
 被誤診的藝術史-初版2017




上方這兩本一本經典一本通俗,都有把區塊獨立拉出來介紹。(我有用紅圈圈起來拉箭頭去對照)

而這類「找不到內文描述的象徵」的問題到了Bronzino的《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就更誇張了,我圈出了它裡面介紹的幾個區塊,並附上網路搜尋到的圖去做對照

本書
網路
 

可以看到「左下角的鴿子」被"裁切了超過一半"完全看不出來是甚麼了。對讀者來說真的是極大的困擾。因為在本書p52裡提到"......左下角的鴿子代表「情慾」,男孩則是象徵快樂......"
鴿子被裁切,讀者就無法去做對照,也就不知道這段文字在講甚麼。

再來是翻譯的問題

通常由於書本的影印品質不一,再加上一幅畫有時候會有所謂系列作,我通常會上網查原圖看一些細節,或者搜尋背景故事來補足。在這本書中他並沒有把每一幅畫的作者和畫名的原始名稱列出來,導致讀者要去查詢原畫的時候實在難找。


舉例來說他直接將Bronzino的《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翻譯為《愛的寓意》,這並不是一個通用的譯名,丟上網路搜尋僅能找到幾個中國的網站,令人懷疑本書該不會是從日文先翻譯成簡體,又再翻成繁體,這種疑似二次翻譯下的產物,只能說不知道這是出版方的問題還是譯者的問題?


總的來說
如果你是想聽聽一些關於畫作的小秘辛,炫技給女朋友聽,或者拿來在朋友同事間做為聊天話題,這本非常適合,不會有過多令一般人不耐煩的細節,它屬於用來引發原本對藝術沒甚麼興趣的人的書籍。

但如果你是屬於會非常仔細閱讀對照的人,或者打算把它當作一個門檻書來進一步探究藝術世界的話,它並不適合。

其實從原本的作者標註-日本博學俱樂部。就可以看出來這比較像是關於藝術史聊天打屁的大雜燴。如果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待這本書的話,確實是輕鬆有趣的,也就不用太苛求了。


個人喜好度:««☆☆☆
編輯出版用心度:««☆☆☆
文字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