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準台北人-書評

頭一次聽到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FB上的粉絲頁專訪,裡面提到作者陳又津是一個外省與印尼第二代。外省與本省的二代很常見,但外省又兼移民的二代就不多見了。大學時跟著教授做過白先勇的的專題,算是對於大時代飄零以及移民世代內容的書籍有了初步認識。《台北人》是白先勇著名的小說,《準台北人」這樣的書名讓人聯想到白先勇,當下燃起了興趣就先收入了待閱清單。


台灣向來是個移民社會,外籍新娘為數不少。最早先多半是中國籍新娘,緊接著在中國經濟崛起後,那些巷弄裡三步一小家、五步一大家的越南河粉小吃店,標示著中國籍新娘減少後,越南新娘們逐漸在不知不覺中取而代之融入台灣的進程。

這些移民世代的作品,在這幾年來台灣意識受大眾關注以後開始較為人所知,至少,會有讀者特意去找來閱讀。這類型的題材除了以移民世代為主軸外,內容多半還揉合了城市興衰以及對城市物換星移後莫可奈何的失落感,可說是新一代的失根蘭花。類似的作品有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與《單車失竊記》。前陣子的還有直木賞得主─東山彰良的《流》也是相同的概念,由這些移二代書寫著父執輩的人生、自己的童年。


攤開準台北人這本書之前,可以先看看他的封面,整本書封皮是淡淡的粉末藍,中間則是用白色拼圖拼出一個房子的樣貌,頗具巧思。

粉末藍象徵的是大海,不同的拼圖,象徵著不同時代的移民,每塊拼圖如此的不同卻又相同(每位移民本身的特殊存在如同形狀各異的拼圖,而相同形狀的拼圖、如同來自同樣家鄉的移入者),一個個獨自的來到台灣,在與不同的移民組合成一個家的樣貌。

最中心的是紅色的「台北」兩字,以台北為中心,每個移民來這裡落腳,最終落葉深根成為台北這個城市最密不可分的中間分子,移二代在台北成長,心在台北,就是台北人,但身上流的血、上一代的文化不完全,所以是「準」台北人。

「人」單獨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區隔,標示著這本書講的是「台北」,不如說說講的是從各地移居台北的那些「人」。北另外打橫移出來,告訴你這本書要講的是「台」(灣)人,不過是居住在台灣「北部」的台灣人。不難想像為什麼是這樣的封面。


本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博客來把它分類在「小說」裡
通常如果是看散文集,拿到時我總是會隨意的翻閱一下,不見得從第一篇開始閱讀起。翻過以後可以大致了解這位作者的特色,以及我是否可能喜歡他。如果是讀小說就不一樣了,我會先翻目錄,看目錄大概就可以知道一本小說的起承轉合、劇情走向

但剛開始攤開目錄時,我以為是我搞錯了,這本書只有兩章,大約300頁一本的書,只有大約一半是正文(176頁),其他的半本卻是附錄。說實話有點傻眼。

不過翻了幾個小時,發現附錄的部分我非常喜歡,是作者對許多移二代的訪談實錄
看完覺得博客來分類錯誤,這應該放在散文集,而非小說裡。

本書正文的兩個部分,一是鹹光餅的假期,二是甜蜜蜜。

〈鹹光餅的假期〉文章較長,裡面分成16篇散文:

長假、三重埔、混血兒、撿破爛、現實是可以虛構的、鹹光餅、有錢真好、結緣書、生病快樂、兩人的午餐、老人與狗、秋風起兮、戲、垃圾堆、重新橋下、最好的時光

前半部以父親過世為主軸作開篇,每天散文是一篇關於父親和台北的回憶,每篇結尾大致順著父親過世、禮儀師引導出山、到火葬場撿骨......的時序走,偶爾會跳一下,回顧住院時的回憶。

文中可以看到大量移二代和上代語言不通、導致親子互動薄弱的狀況。回憶文中對父親的
描述使用了大量的「我聽不懂、沒搞清楚、沒有印象......」多次強調父母親用奇怪腔調講些聽不懂的話;對父親撿破爛的描寫,家裡的髒亂幼時的懵懂與排斥、自卑感混合著,例如在〈混血兒〉中:「在新學期剛開始,拿到新課本的時刻,我會打開課本文文書頁那種類似嘔吐物的氣味,然後慎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發誓一定要把這種語言學好」。〈現實是可以虛構的〉一文中也有直接提到父親角色長期缺乏的問題,導致學校「我的父親」這類對一般小朋友來說習以為常的作文必須用抄的。

閱讀後大致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童年成長時光與父親的隔閡感,對父親的了解有限而模糊,到父親過世開始覺察自己對父親的了解是如此的少,一點一滴地重新拾起和父親為數不多的回憶,並對父親逃難生涯造就的囤物型人格,終於有了理解與諒解。
(其實現階段許多40~50年代的父母都還有屯物的習性在)


〈甜蜜蜜〉開頭放的是兩首歌〈甜蜜蜜〉、〈滑舢舨〉後面才是散文的部分,共有:

甜蜜蜜、滑舢舨、單程機票、回家、殺價、撿到貓、以後都是你的、魔法少女、台北人

這部分主要算是母親的簡史,大概交代了一些母親的是如何來台灣,嫁來台灣後的生活點滴
算是以華僑的角度去談移民,最後幾篇又跳回去講自己的部分。華僑的部分由於當初都還算有經濟能力,多半是因為戰亂、排華等逃難才來台,因此教育水平不會太差,另外海外華僑勤勞與重視子女教育的特質在文章中嶄露無遺,即使到後面附錄裡同樣有華僑父母的子女訪談裡都有同樣的特性。

〈以後都是你的〉談都更下小老百姓的挫折,魔法少女、〈台北人〉比較跳也比較雜,講的是作者幾次的旅外經驗,文中大致可以看的出來,他談的其實是移二代是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才突然了解,雖然父母都是移民,但成長環境(台灣、台北)已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進而對自己生為台灣人的身分產生認同」


最後是訪談的部分

這部分比較接近口述歷史,我滿喜歡這部分的。作者因為是華僑與老兵的二代,大致上都還算是同一個文化體系,語言也是勉強可以相通,在文章中雖然常常可以看到在台灣時辛苦的一面,但終究還算過得去。然而訪談中有許多家庭是非華裔的外籍媽媽(包含越南、菲律賓、印尼.....多半是東南亞)這些文化差異極大、語言也完全不同的媽媽,和台灣原本就屬弱勢的榮民或華僑父親所織就的家庭狀況就很差,子女因為受台灣教育長大,成長於台灣環境,語言、文化都和父母完全不同,彼此無法理解、無法溝通,有大量和父母衝突的問題。

附錄有一段很真實的提到「新媽媽們一時間合不來,小孩子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但不知道親生媽媽哪來的,出去外面小朋友跟媽媽說,「你不懂啦」,「你不知道啦」,他年紀小不懂這是文化落差,單純覺得媽媽很笨,是個外星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新媽媽挨不住,跑了,家暴的,這邊很常見。」來到台灣舉目無親,連血脈相連的小孩也不認同自己,外籍媽媽心理上的孤單可想而知。

書中也處處展現出移二代在很小的時候,因為父母對他們成長的幫助有限,早早就會有比較高的自我意識,靠自己去完成某些事物,比起原生台灣人會花更多時間去摸索自已的想法(倒不見得會去尋根),對世界的想像也比一般台灣人大得多,較勇於去探索。相對而言,因為環境的不確定性,他們書不見得念得很高,對人際相處概況敏銳較高。

另外還有提到關於不斷到來的移民,在舊移民融入台灣以後,靠著資訊的落差,反而一起欺負起新移民的問題、以及移民圈子裡的小小社會。


讀完整本書可以強烈感受到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多元性。以及教育會形塑出文化、認同感,影響人的程度之深。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Better call soul s03e06

劇情大要
支線一:
將上一集未完成的Gimmy的訴訟案做收尾,Gimmy被判停業一年,由於預付的廣告時段不能取消,Gimmy轉型成廣告人幫小企業主拍廣告,開創Saul godman這個分身,也算是交代了BB中Saul godman的由來

支線二:
Chuck決定揮別過去陰影,試圖努力適應電力,治療精神疾病
本線以三個場景簡單帶過:Chuck握電池→穿著防護衣上街散步→自行打電話給醫師尋求治療


支線三:
炸雞公司和上家分贓不均,bb中的大魔頭oo決定另起爐灶,接續bb中洗衣製毒工廠



本集心得:
這集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藉訴訟案刻畫CJ兩兄弟人生路的交叉點

特別有感的是前半部Chuck前妻與Jimmy的對手戲,前妻找尋Chuck不成,
轉而尋求Jimmy協助的部分


就劇情上來說我滿喜歡這段安排的,

對事情不了解的人,總是能夠很輕鬆地站在「善意」的角度看待事情,這樣的「善意」其實反映了現實中一般人會出現的幾個盲點



一、事情看表面,責怪最優先
許多人常常都感情用事,並未試圖了解事情背後的複雜成因,就先出口責怪他人。

Chuck的前妻離開了這麼久,根本不了解Jimmy為了Chuck經歷了多少事情
不問J這些年來CJ間發生了甚麼事,劈頭就是「你欠他」的,完全未曾考慮Jimmy被告上法庭的心情

再者前妻自己又做了甚麼?只做了敲門,跟指責這樣盡心盡力的Jimmy而已
Chuck病發的時候呢?你人在國外到處巡迴,回來即使在晚餐那段劇情有發現Chuck怪怪的,
也只是不爽走人。就配偶來講,當初查爾斯病發,一定多少有徵兆,沒有去探究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畢竟配偶是最最貼近自己的人

(當然配偶的確沒有義務一定要協助到底,但既然你選擇了離婚離開Chuck,就沒有資格指責Jimmy的拒絕)


二、家人大於一切
「Jimmy!他是你哥啊!」
前妻這句話完完全全可以猜想到,他要不是獨生女,要不就是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長大
只要有兄弟姊妹的人一定能了解,所謂的「手足」是如此地親密又競爭
只要有手足的小孩都一定喊過「不公平」三個字,即便不公平
從小仍必須在一個屋簷下學習彼此忍讓的,因此手足對彼此的忍耐度是很高的

今天搞到CJ兩人必須對簿公堂,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彼此的傷害之大之深,要想再用家庭關係牽制又怎麼可能呢......

三、對病人的寬容度很高
病人也是會傷人的,難道正常的人必須永遠忍受下去,
直到自己也成為病人,才能夠獲得諒解?


我完全能理解Jimmy表示他不再是我哥的心情

Jimmy為Chuck做的犧牲是很劇烈的,
為了得到哥哥的認可,他改變滑頭Jimmy的個性,認真努力的從事務所最低階的收件員做起,
努力讀書考上執照,終於被認可進事務所,卻因為查克拒絕,不得不放棄,去了梅因維茲事務所也是努力到真的不行,才想辦法讓自己被開除

同時為了Chuck這種心因性精神病,他也作了無限的付出。
我覺得Kim辯詞中說的一段話真實地將Jimmy對Chuck的付出做了一個精準的概括:

「清晨五點起床去買查爾斯最愛的報紙,全市只有一個報攤有在賣。放下一切帶他哥哥去到處看病,甚至手工製作了一套有聚酯薄膜(PET)的西裝外套,好讓查爾斯繼續工作,而不會因暴露在電力下而感到不適」

這段話暴露了幾個2重點
1.Jimmy在「行為上」為查爾斯做的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到極點,生活、職業都顧到了
2.Jimmy在「心理上」同理查克,明知道電磁波理論不是真的
仍然尊重他哥哥的心理狀態,維護哥哥的尊嚴跟醫護人員抗爭(第一季有醫院場景)
3.以上兩點時間長達「三年」....

試問有多少人願意為了兄弟姊妹這樣做?不是為了生養你的父母,而是兄弟姊妹!


另外我想提到一點,就是「長期忍受沒有電力」這件事。
冷氣、電扇、燈光、手機、網路,這些構成現代生活的一切,最低等地要求就是「擁有電力」,沒有這些不打緊,還必須找替代方案?!
有想過為了有點微弱光源,必須舉著油燈或蠟燭嗎?一不小心可能就把房子燒了,這樣的生活簡直就像回到中古世紀......這些Chuck通通因為電磁波的理由不能用,而必須解決的卻是Jimmy


最後對於Chuck的感想是:
人要正視自己的問題,無論是遭受挫敗、生病
都應該要正視自己好好找方法解決

因為人如果在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就會特別關注過往受到的傷害
今天如果Chuck可以及早就醫,找回自己在法律上的驕傲,或許也不會這麼強烈的關注過去的失落,而想報復到僅存的血親─Jimmy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