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腦內藝術館-商周

藝術品的恆常性:模稜兩可的特質,可任由頭腦做出多種解釋

情境恆常性
代表人物:維梅爾
特色:具備「心理深度」、「曖昧」→同時內含多重情境

暗示恆常性
代表人物:米開朗基羅
特色:「故意不完成作品」啟發觀者的想像
代表作品:隆旦尼尼聖殤像、曼徹斯特聖母像


隆旦尼尼聖殤像Rondanini Pietà



曼徹斯特聖母像manchester madonna
人形與聖母的對比,引發討論,呈現畫作精神


「形體並不在大理石裡,在大理石呈現出形體之前,形體就已經存在於創作者的腦海中了」
「胸有成竹」的神經學概念?


生理學研究紀錄下顳葉皮質區的神經細胞活動
發現:
1.神經細胞必須先接收到某種觀點
2.神經細胞具有可塑性,可適應1個或多個觀點。
3.多數細胞只會對一種「觀點」有反應,百分之一的細胞對所有觀點都有反應

Ex.「珍妮佛安妮斯頓神經細胞」


形體的恆常性是由一群特定細胞負責



第6章
討論立體派在神經生物學的觀點

作者認為立體派要呈現的就是一種藝術在視覺上的「恆常性」(去除光線、距離、角度等等變動的因素)。作者舉了畢卡索的畫作,以及許多藝術家對於立體主義定義的論述,評論立體主義是企圖模仿頭腦的功能卻模仿失敗的最好例子。


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呈現一項事物,就像頭腦從很多不同角度觀察一項事物一樣。但頭腦能綜合這些不同的觀點,取得關於這項事物的知識,並對他進行分類,立體主義卻不能。

立體主義:「是一種分析,是畫家在四周移動,將它在不同時間看到的一連串表現綜合成一個影像。」的靜態描繪
目的:「從物體中發掘不穩定性較低的元素,並將他們描繪出來,立體派畫家所挑選的元素就是在理解的過程中留在心中的元素;他們並不會持續改變」

〈亞維儂姑娘〉具有高度的原創性,因為畢卡索就像繞著他的主題走半圈,將各種印象綜合成一幅影影像,構成所謂的『同步視覺』。



第7章-視覺模組

本章重點:
1.討論「看」與「理解」在大腦中的關係。
2.介紹大腦中分區專化的功能性,以及視覺系統整合的方式。
3.立體派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和大腦專化功能概念相似

立體派的概念和創作手法
1.為凸顯動態,不使用顏色
2.具有主動性

大腦處理視覺訊息的方式是「分區、主動處理」,而非被動映照單一資訊,等待主機提取

另提及立體派藝術家在創作時的理念(為凸顯動態,不使用顏色),和大腦專化功能概念相似。結論強調「視覺的主動性」和「藝術創作的主動性」相似。

早期的視覺理論:
視覺生理學家認為視覺影像是被「烙印」在視網膜上,再傳送到大腦皮質V1區,並由其他皮質解讀。V1區域負責看,其他區域負責解讀。

近代觀念:
頭腦是以各自獨立的區域負責處理視覺影像的不同屬性,因此視覺是由一系列平行和模組式的系統構成。每個區域都要負責看,也要解讀。

作者附加觀念:
審美本身就是一個模組。

視覺處理過程:
視網膜→視神經束→主要視覺皮質區(V1)→依屬性各自被不同「區間」的細胞接收→小區間傳送訊號到「其他視覺區」(統稱:視覺連結皮質區)→直接由V1、間接由V2傳送→各區專化處理系統


主要視覺皮質區(V1)功能:
1.處理大量視覺基本資料
2.將處理結果傳送到其他視覺區
Ex.像郵政總局,處理信件後配發各區域


☆「小班」(blob):辨認顏色(對不同波長的光有反應的細胞)

功能專化理論:
1.不同屬性在不同區域處理
2.不同屬性處理系統不同

識別多集中在basic line ,辨認時較具經濟性
功能專化理論下,只需要使用幾個區域辨識屬性

功能專化的證據:腦部局部血流變化(細胞活動增加→代謝速度增加→血氧需求增加)

「功能專化」的目的:
為取得某些屬性的本質,功能專化可忽略不同屬性的雜訊,單獨辨識幾個特質。

ex.當我要辨認一張椅子,只要有「可以支撐臀部的平面以及靠背」屬性,就把它視為椅子,忽略掉其他關於材質、顏色、造型等無關緊要的資訊。

好比以下的《設計師經典椅盒玩》中的各式座椅,雖然各不相同,大腦依然能將他們都視為座椅。


是否有所謂「視覺整合」?
早期因「覺像」(由知覺得來的印象),是同時察覺所有屬性,於是認為大腦中應該有一個「主機」,而各視覺區將處理的訊息丟進主機整合。

介紹了一個關於測量對於顏色、形狀、動作的相對時間的實驗
發現當察覺顏色的時間為t,動作則是t+1
察覺動作與顏色的意識是各自獨立的微意識。

大腦並「未整合」意識,是一個一個「感覺」,只是時間太短以至於察覺不出來



第8章-看和理解
本章主要討論看和理解是否是相同的概念
破解早期迷失:認為大腦中有個集中處理後輸出結果的主機
如果是這樣,只要攻擊該區讓他損壞,就成為全盲,因為沒有東西可以輸出成影像


印象派是用眼睛作畫:常是描繪外在世界瞬間的一刻
立體派是用頭腦作畫:某項事物的本質,描繪他在記憶種的面貌

全色盲患者當環境光源波長改變,就無法辨別顏色
一般人的頭腦能計算出環境任一點波長和附近波長的新比率
(當周遭變暗,是所有東西一起變暗,所以根據比例還是可以判定顏色)

視覺腦有兩大特色
1.視覺區均自主並相連(第七章)

一項處理包含多項視覺區:
顏色處理包含:v1、v2、v4專化細胞+顳葉高階處理站
動作處理包含:v1、v2、v5動作偵測細胞+周圍皮質(邊緣皮質?)高階處理站

某一階層受創,未受損的皮質區域依然運作時,產生「辨識缺失症」

不同的色盲患者
類型:
1.全色盲:喪失整合能力
2.辨色障礙:V4(顏色中心)受損

物理環境:光源變化(明暗度)改變,環境各點反射的光線波長跟著改變
正常人:頭腦以固定比率來辨識顏色(環境任一點和附近的比率仍保持不變)
色盲患者:頭腦無法維持固定比率,光源波長變,顏色就變,明(暗)度影響辨色能力

由於v1有波長選擇細胞(辨識顏色)
色盲患者證明了
1.受損知覺和v1有關
2.大腦皮質未完全受損,就仍能具備一定程度的視力和理解力

V1擁有走向選擇性細胞

面孔辨識缺失症(紡錘狀腦迴受損)
無法辨識面孔,但能看出臉孔的形和細節(無法把細節結合成臉的概念)

物體辨識缺失症
只能辨識某些物體,能辨識的物體和狀況不定
辨識移動中的物體

例證2
動作視覺系統研究
第一次界大戰因槍傷而失明的病患,仍能意識到動作
七十年後解頗學顯示,視網膜和V5區有一個直接的管道,專門感應快速動作及方向
V1受損V5完好的盲人仍能看到動作
(補充:本書中視網膜到V5區的管道為occipitotemporal pathway)




ex.類似oled螢幕,將每層視為一顆細胞,每顆細胞都要先處理它所接收到的資訊,
顏色細胞要分辨出是哪種顏色,形狀細胞要分辨出圓的、方的...,再將不同細胞處理的結果疊合,每一層都有處理跟理解。




ex.辨識人臉的細胞損壞,可以看到各種方向的線條,但無法將所有線條視為整體,每個線條都變成獨立的。

類似「米奇在哪裡」的小遊戲,辨識人臉細胞損壞的人,看到的可能就是三個圈,但一般人可以把那三個圈看作是米奇的頭

你不能說他沒理解,他還是有理解,只是理解到的是三個圈




結論:
1.視覺區是各區獨立的,能「看」就等於能「理解」,能「看」多少,才能「理解」多少。
(視覺資訊是疊合的,沒有集中處理的位置)



第9章-視覺美學模組

本章節主要探討的是,大腦各區塊受損會造成那些病徵,以及該受損會喪失藝術領域中哪一部分的審美能力
只有v1區完全受損會導致全盲,否則只要大腦有其他具相同生理功能的區域保持完好,就有辨識形體的能力

1.中樞性色盲(v4受損)
會導致中樞性色盲,眼睛和視覺傳導途徑仍正常,並缺乏顏色的理型(原型)
無法欣賞顏色的美感

2.動作視盲症候群(v5受損)
無法察覺移動中的物體,是一種神經學症候群,屬於專一性知覺障礙
甚至因為無法看到嘴唇動作,影響說話
無法觀看機動藝術

3.物體辨識缺失症(受損分布不定)
此類病患多半伴隨其他視覺功能異常
原因:辨識形體的細胞在大腦皮質中分布廣泛,受損時鮮少單一受損,多半連帶影響其他視覺功能
主訴是頭腦無法辨識非標準觀點的事物,是否能辨識物品沒有一定標準
無法觀看立體藝術

☆標準觀點:對某項事物最熟悉的模式

結論:只要大腦特定區塊受損,就喪失了欣賞某項美學效果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